市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建议》(第0063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3日   来源:办公室

马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在狠抓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阵地作用,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在报纸媒体刊发我市生态环境方面宣传报道270篇、在电视媒体刊播报道86条、在社会网站媒体刊发报道223篇,在宣传数量以及质量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中央级媒体多次关注我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

2020年8月27日《人民日报》第8版,整版刊发“推进大气、水、土壤治理沈阳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宣传报道,这是中央级媒体首次整版报道我市生态环境方面工作。2020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14版,刊发了“沈阳规范化整治入河排污口”的宣传报道。

2020年8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的“从‘辽宁蓝’到‘花果山’辽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剪影”报道中,详细宣传报道了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中央级媒体首次头版报道我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2020年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4版,刊发的“新山水、新画卷——生态环境保护新图景掠影”也重点报道了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2020年 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了“辽宁沈阳:多举措管控焚烧秸秆已查处20起”的新闻报道,用时1分40秒。

(二)国家级行业媒体聚焦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8月26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发“沈阳集中力量攻难题环境展新颜”的新闻报道,这是我市污染防治工作首次登报在国家级行业媒体头版头条。2020年1月10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刊发“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治污攻坚责任沈阳治水紧盯难点”的新闻报道。此外,《中国环境报》今年还11次报道了我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中国环境监察》(8月刊)刊发了“沈阳苏家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网格化建设”的报道,这是我市环境执法工作首次登报在《中国环境监察》。

(三)全国首例在地方党报开展“区委书记谈生态环保”系列活动。

2020年5月25日—6月10日,我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在《沈阳日报》开展“区委书记谈生态环保”系列活动,《沈阳日报》系列刊发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浑南、于洪、辽中、沈北、苏家屯、新民、法库、康平13位区(市、县)委书记谈生态环保的专访文章,这是全国地方党报首次集中开展“地方党委书记谈生态环保”系列活动。

(四)在国家、省、市各类媒体开展大规模宣传报道。

2020年,人民网刊发我市生态环境报道41篇、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刊发报道52篇、新华网刊发报道1篇、凤凰网刊发报道6篇、中国新闻网2篇、《辽宁日报》刊发报道31篇、《辽沈晚报》刊发报道58篇、辽宁卫视《辽宁新闻》播发报道6条、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播发报道14条、辽宁卫视《说天下》2条、辽宁都市频道《新北方》2条、《沈阳日报》刊发报道138篇、《沈阳晚报》刊发报道45篇、沈阳电视台《沈阳新闻》播发报道45条、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播发报道17条。

2021年截至上半年,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播发报道1条、中国国际频道《新闻》播发报道1条、《中国环境报》刊发我市生态环境报道26篇、《辽宁日报》刊发报道37篇、辽宁卫视《辽宁新闻》播发报道4条、辽宁卫视《百秒辽宁》播发报道1条、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播发报道3条、辽宁卫视《第一现场》播发报道3条、辽宁都市《新北方》播发报道2条、《辽沈晚报》刊发报道35篇、《沈阳日报》刊发报道115篇、《沈阳晚报》刊发报道20篇、沈阳电视台《沈阳新闻》播发报道22条、沈阳电视台《沈阳新闻》播发报道22条、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播发报道13条。

二、通过局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全方位开展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宣传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沈阳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等政务新媒体平台,不间断宣传沈阳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其中:“沈阳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800多条、微博发布信息4200多条、头条号发布信息600多条、局官方网站发布信息8500多条。

2021年上半年,“沈阳生态环境”微信发布信息1300多条、微博发布信息800多条、头条号发布信息600多条、局官方网站发布信息1900多条。

三、以环保设施开放为载体,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公众参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生态环境局在六五环境日期间组织了环保治理设施参观体验活动。组织环保志愿者宣教团参观了光大绿环环保能源(沈阳)有限公司等单位,让他们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现状和综合处理流程,希望他们在今后走进社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时,能够更直观地讲解,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的力量。为减小疫情对沈阳市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影响,市生态环境局制作了2部环保设施“云参观”视频。让市民足不出户了解沈阳市环保设施情况,增强公众对环保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认识和监督意识。

2021年已播放12件次,持续推进了环保设施开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现代化,扩大公众了解沈阳市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渠道,增强公众对环保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科学认识和监督意识。

四、加强生态环境舆情管控,强化生态文明舆论引导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对网络涉及“沈阳生态环境”的相关报道和信息,实行7 X 24小时全网不间断监测。针对舆情监控的情况,做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处置。

2020年全网共监控与沈阳生态环境的相关报道及信息共计372253篇,其中微博80710篇,微信63046篇,客户端100850篇,新闻108841篇,纸媒3977篇,论坛14829篇。

2021年,全网共监控与沈阳生态环境的相关报道及信息共计2881890篇,其中网媒927214篇,微信574901篇,APP341747篇,微博909346篇,论坛118396篇,平媒10286篇。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每月制作一期舆情报告,对每月舆情情况进行分析,解读热点舆情,提出工作建议。截至目前,今年已制作舆情报告6期,为我局从正面引导舆论和宣传、构建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提供依据。2021年1至6月,涉“沈阳生态环境”相关网络信息整体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充沛。

五、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主题教育,推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2020年我局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完成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全年共开展活动15场,其中,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5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5场、美丽中国活动3场、环保公益活动2场。同时,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低碳日、生物多样性日、美丽乡村等活动13场。

同时在人民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沈阳日报、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栏目、沈阳新闻广播均开设了环保专题、专栏。

2021年在延续前一年各项网络专题专栏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六五期间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共开展了四场六五环境日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且六五环境日当天,在《沈阳日报》刊发市长署名文章;在沈阳全运路万达广场联合生态环境部东北督察局、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举办六五环境日主会场活动。考虑到疫情防控工作,今年活动还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由沈阳市大东区东新小学特别录制歌曲《让中国更美丽》,并进行了线上展播。

此外,围绕5.22生物多样性日开展了活动4场;配合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开展了沈阳生态环保大讲堂进校园、进社区活动5场。

六、建立健全新闻媒体公示机制,强化生态文明社会监督

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在《沈阳日报》开设专题栏目,全面开展区域河流水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挂牌督办、大气环境质量考核等通报公示。

2020年全年通报区域河流水质考核排名13期、对尚未完成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挂牌督办5期、通报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排名4期。在新闻媒体通报环境违法行为典型案例4期、公开曝光13起秸秆焚烧典型案例、公开曝光首次通过在线监控数据超标处罚典型案例。

2021年截至目前,通报区域河流水质考核排名10期、空气环境质量考核排名2期;在新闻媒体通报环境差异化执法典型案例8期、公开曝光5起秸秆焚烧典型案例、5起VOCs治理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

七、加强生态环境知识普及面,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沈阳市积极落实《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总目标,市教育局在各科增加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知识,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设各阶段生态文明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小学和初中阶段共12课时,高中阶段共8课时。市生态环境局每年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每校征订《中国环境报》一份,让学校老师及时熟知最新的生态环境资讯,丰富教师生态环境知识,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此外,生态文明专题学习,也已纳入党校日常培训课题。

以上是我市通过加强新媒体宣传、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增强舆情监控、强化社会监督、加强教育交流活动等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继续加大此项工作力度,让我市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更完善,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感谢您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

环境宣传教育服务部

经 办 人:朱汉洋

联系电话:24850058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