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投身“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当中,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局党组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强化政治引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自觉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每会必学”,全年召开党组会议32次,聚焦主责主业,自觉同党中央精神对标对表。二是强化理论铸魂。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明确安排。印发《沈阳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组织全系统对32部法律法规开展自学。三是加强法治思维建设。切实发挥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法规等开展专题学习,以理论武装带动政治能力提升,开展不同层级线上、线下的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开展培训17次,累计140余学时,参加人数4698人次。
(二)依法全面履行服务职能,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发布我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更新方案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起草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为106个地块提供分区管控意见,推进多个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服务项目快速落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优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高频政务服务11个大项26小项,实现“都市圈通办”;192个项目环评审批实现“即来即办”;强化平台项目监管、规范中介机构监管,开展环评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惠企帮扶”,开展“清风百家”营商监督员主题活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三是做好重大项目包保服务。构建重大项目“全程专员包保、堵点专班协调、技术专家帮扶”的保障服务体系,共开展现场服务370余次,完成年度储备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1389个,推进解决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堵点问题。
(三)全面提升依法治污能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加强
一是依法治污卓有成效。坚持“压煤、治企、控车、抑尘、禁烧”多措并举,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总量达1.5万蒸吨;升级改造150家企业VOCs治理设施;推动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万余辆;11-12月全部实现优良天,秋冬季大气污染管控实现历史性突破;沈阳都市圈柴油车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在全国移动源污染防治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开展蒲河、北沙河等5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实施20项重点水污染治理工程,解决污水直排、雨污混排问题520处,水环境质量连续五年持续改善。1472个涉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点位全面清零;累计创建“无废细胞”471个,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沈北、经开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项目作为全省优秀案例在生态环境部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二是督察整改提质增效。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督察整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60项,1386件信访案件全部办结。开展三轮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整治问题634个,整治率达86%。高效处置信访、舆情1.4万条,群众满意度达95.2%,我局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信访治理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相关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三是生态底线守紧把牢。整治生态破坏问题508处;摸清2937种动植物底数,新发现17种,填补我市多年基础数据空白;建立全市72个水源环境管理档案,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动态清零;消除危险废物、尾矿库等安全风险隐患1587处,我市环境安全零事故。
(四)依法坚持管服并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一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印发《沈阳市2024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沈阳市2024年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全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4527家次,发现环境问题98个,同比增长51%;全市共开展现场执法检查9400家次,同比减少23.2%。开展非现场检查1391家次,同比增长17.4%,非现场检查发现环境问题758个,同比增长177%。二是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促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印发《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实施方案》,对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工作进行梳理,从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等6个方面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工作,已完成相关工作25项。完成367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审查、公示;行政处罚案卷执法全过程记录均通过审查并按要求入卷;完成367件行政处罚案卷的法制审核。累计下达处罚决定书366件,处罚累计金额1140.83万元;办理移送公安案件60件,其中涉嫌环境违法犯罪移送案件50件。三是开展执法大练兵。制定《2024年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设立8个种子区县,市区两级统一推进;获得全省实战环节团体一等奖,模拟环境团体二等奖,3名同志获得个人优秀奖项;2个区县及4名执法人员入选省厅大练兵优秀推荐名单,总数占全省三分之一;市执法队连续3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表现突出集体;在2024年全国大练兵评选工作中,我市共有2个集体、4名个人上榜,其中个人获表彰量在全国城市中名列第一。
(五)健全优化行政监督体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深入开展“清风执法”专项行动。印发《沈阳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暨“清风执法”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董恩武为组长,各副局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暨“清风执法”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信访监督组、执法监督组、许可监督组、处罚核查组、执纪问责组等五个工作组,采取调阅档案、现场核查等方式对相关执法情况进行自查和复核,对行政执法工作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清查与整治,确认87项问题并逐一整改销号,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认同感。二是开展行政执法队伍自查及案卷评查。组织四批209人参加2024年执法资格培训和考试,保障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延续。开展行政执法队伍自查建档工作,对执法人员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对不符合持证要求的执法人员进行清理。全系统共711人具备持证执法资格。发布《关于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的通知》,采取各分局自评、市执法队复核、律师综评、市局总评等形式,全年完成十批次367件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执法稽查。印发《沈阳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执法稽查工作计划》,对全市15个分局开展了全覆盖执法稽查;印发《生态环境系统执法稽查工作通报》共8期,通过线上和线下稽查共发现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113个,对1个执法大队班子开展提醒谈话,对执法人员42人次进行党内日常监督谈话。
(六)优化完善依法决策程序,健全立法、复议应诉工作机制
一是扎实开展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改废工作,确保我局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与上位法不抵触、可操作、有特色。《沈阳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沈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沈阳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拟列入2025年地方性法规调研、修改计划。二是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全面落实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聘用律师事务所进行合法性、公平竞争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735个。三是严格落实复议应诉相关制度。全部复议案件均按时答复,全年无被确认违法案件。严格执行《沈阳市生态环境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每起行政诉讼案件均由相关处室主管副局长或一级调研员组织答辩并出庭应诉。局主要领导根据工作安排,定期听取案件情况汇报。全年共发生24件诉讼案件,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率100%。
(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编发学习资料,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法律法规应知应会学习活动。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宣传。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展板、条幅等载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二是进一步强化以案释法工作。将典型案例发布作为指导案件办理、宣传企业守法和维护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共发布24批次101篇,其中优化营商、柔性执法案件29件、辽中畜禽养殖执法典型案例17篇。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重新整合优化门户网站发布流程,深入落实“实名制”“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全部发布信息规范、准确,全年每月被市政府评为“满分网站”;对环评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等栏目专项整治调整,使门户网站栏目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便民。积极参加全市“515”政务公开日活动。从上级法律法规上千条款中梳理出包括53条法律法规,161条政务公开条款的公开清单,形成我局近年来最规范、全面的《沈阳市生态环境主动公开事项目录》。门户网站每月被市政府评为“满分网站”, 全年组织各单位公开网站信息2261条,发布新媒体信息9678条。完成依申请公开案件38件。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生态环境监管仍存在漏洞短板。涉农地区畜禽粪污收储运用体系不健全、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养殖超载、乱堆乱排等问题突出,监管亟需加强,特别是辽中因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导致辖区内水体大量黑臭,严重影响断面水质。
(二)执法监督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执法监督机制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多为常规性事后监督,主动开展的事前监督、过程性监督较少。发现问题能力弱,未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管理漏洞。监督多集中在行政处罚领域,对行政检查的监督尚未形成有效抓手。
(三)干部队伍能力有待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与省会城市、国际化中心城市地位要求存在差距。尤其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弄虚作假问题查处上,执法人员精准溯源的能力有待加强,在重型柴油货车监督执法方面,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大依法治污力度。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改革大气治理机制,构建“都市圈共治+全市域网格”的防治体系,全面启动14条重点河流美丽河湖创建,高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善辽中环境问题督导、专班调度、督办惩戒及执法监管体系,指导落实“养殖量压减”和“养殖布局优化”等长效治理举措。二是持续提升执法领域监督强度。提升纪律保证力,深入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活动,强化执法、审批等重点领域103项禁止行为的全方位监督,建设反面典型“警醒室”,加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办力度。深入开展“清风执法”专项行动,切实提高执法监督工作水平。三是持续拓展依法行政深度。全面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6方面42项重点任务,在全系统不断树立依法行政的工作意识,健全行政执法规范,确保我局各项依法行政工作在平稳高效的环境中运行。
同时,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加强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沈阳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推进沈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加强依法行政,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更加坚定的生态环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