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号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清洁美丽新沈阳的征程上,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身边好榜样。
他们凭着对岗位、对责任的执着和坚守,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他们不求回报、甘愿付出,让人信赖,令人感动。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一座座灯塔,指引着人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特设此栏,讲述沈阳生态人的感人故事,讲述我们身边的榜样。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吴晶晶同志的故事。
巾帼不让须眉 柔肩亦担重任
——记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吴晶晶同志
2021年3月,按照市局关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业务服务与保障机制的总体安排,吴晶晶同志被安排到文电收发岗位工作。面对组织的信任,她二话不说、义无反顾;面对全新的挑战,她鼓足干劲、铆足拼劲、使出闯劲,练就了能扛风雨的“铁肩膀”,切实发挥了“枢纽、助手、窗口”的良好作用。
她冲锋在前,把责任扛到肩膀上。众所周知,文电收发工作是全局枢纽,关乎整个系统协同联通,工作要求严、标准高、责任大。但吴晶晶心中始终有一种坚定的信念:“组织把我放在了这个岗位上,就得干好,决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负责文电收发工作以来,她年平均处理文件8000余件、会议400余次。无论新加了多少活,又承受了多大压力,她都任劳任怨,没让一个活掉在地上。即使在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大家居家办公,她主动对接相关单位,为隔离同志安装了VPN,并积极指导操作,确保隔离同志居家正常办公,做到疫情期间政令畅通。
她苦干实干,把奉献融入血脉里。在文电收发岗位工作的一年多来,“5+2”、“白加黑”成为她的工作常态,几乎每天晚上九点多才能下班,到家还要批转文件,周六日也要实时收发文电,多次在生病期间依旧坚持工作。在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和省委、市委巡察期间,数月高强度工作中,为确保公文及时办理、高效流转,几乎每日都坚守岗位至凌晨。由于过度劳累,一只眼睛因患有严重的结膜炎无法睁开,但她没有采纳医生在家静养的建议,依旧带病坚持工作。她开玩笑地说,即使用一只眼睛也不能耽误全局的工作。
她创新思路,把使命落实在担当中。在实际工作中,她处处留心、时时用心,尽最大努力服务好大家。今年初,我局办公平台与市政府实施并网。该同志充分发挥了“行家”作用,全程为升级并网、改造优化流程出谋划策,助力我局办公系统顺利升级并网运行。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全局人员的自动化办公水平,该同志又先后起草了《用印申请管理办法》,制作了《协同平台操作流程》《发文办文流程》《市委、市政府上会流程》等工作指南,帮助新入职的同志快速熟悉和掌握办理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把服务意识摆在首位。只要有同志想了解或解决问题来请教她,即使再忙,她都能耐心细致、有问必答。
在一次部门会议上,她说:“自己所处的岗位是市生态环境局对内和对外的窗口,对外代表生态环境局的形象,对内代表局办公室的形象,不论哪个处室的工作、无论谁来找我、无论是不是我工作范畴,我都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起来,因为服务好全局就是我的本职工作!”